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庄生蝶梦,以及庄生梦蝶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庄周梦蝶的原文
- 庄生梦蝶的意思及故事
- 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并赏析
- 庄生蝶梦的故事是什么?知道的帮帮忙啦!
- 庄生晓梦迷蝴蝶全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 庄生梦蝶 蝶梦庄生 请问哲学上怎么理解
Q1:庄周梦蝶的原文
【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哲学观点】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相关形式】1641年,笛卡尔在《形而上学的沉思》(en: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一论点是怀疑论的重要前提。【诗文中的“庄周梦蝶”意象】庄周梦蝶的故事为后人所喜爱,成为了诗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阐释。 补充: 一.庄子《齐物论》“梦蝶”的寓言故事充满了梦幻迷离: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又有什么分别呢?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栩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人们虽然对蝴蝶有大量的描写,但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身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此后文人们往往借助“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他们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睡觉作》)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Q2:庄生梦蝶的意思及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脱口而出的很多成语也蕴含着独特的含义,它们蕴藏的含义以及故事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学习,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成语庄生梦蝶的具体含义以及故事内容。
【成语】:
庄生梦蝶
【拼音】: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解释】:
庄周梦蝶,恰恰说明了庄周有些消极。因为庄周梦蝶,梦着梦着自己是蝴蝶,相反的说明了庄周欲想逃避现实,蒙蔽自我。
【出处】:
(《庄子·齐物论》)
【举例造句】:
庄生梦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
【成语典故】:
表面看,庄子永远活泼潇洒,然实质上从庄子认为生的痛苦中不难看出,其哲学的人生观前提是持“有待”的悲观态度的。虽说《庄子》极具自由精神,也追求自由“无待”的人生,但这并非意味着人生本是自由的,庄子也并不否定这点。因此即便是在最具自由精神的《逍遥游》中他仍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业也。此虽免乎行,犹有可待者也。”——何其悲哀!连飞跃南冥的鹏鸟与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谈不上逍遥,处处受制,那么渺小若在榆枋树间跳跃的蓬间小雀般的人又将会是何样的可怜!在此,庄子自由人生理想终究同现实隔着一段距离,“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的藐姑射山神人只是种虚拟的存在,现实中比比皆是的却是支离疏、申徒嘉、子舆等受尽命运摆布与折磨的不幸者。在“庄周梦蝶”之前,罔两与景的对话中,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明确表达出庄子认为人生有待的悲剧宿命观,这实际就是“庄周梦蝶”中也隐含了的对存在认识的人生观前提,其中不辨蝶梦庄梦,不识蝶与周的真幻,不正反映出庄子感觉个体渺小和类如“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无知而不自由的悲观吗?因此,庄子不禁感怀而呼:“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
在这种有待的悲观宿命论基础上,生的痛苦,人生的无常,不免在“庄周梦蝶”中隐约流露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的对人生真实性的怀疑。庄周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梦”。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而且,当人被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的,郭象云:“今之不识胡蝶,无异于梦之不识周也,而各适一时之志,则无以明胡蝶之不梦为周矣。世有梦经百年者,则无以明今之百年非假寐之梦者也。”由于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实性很容易迷失在现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识也会迷失其中,难辩真伪。庄子极力追寻存在的真实,《齐物论》中的相对主义却把他拖入认识与思辨的无限循环之中,结果由于脱离了某个具体的客观时空条件而造成“我意识我活着”的存在意识暂时中止,存在的真实感也因此而失去了——以之便有了“人生如梦”的感受。对此,《庄子》中有两段文字与“庄周梦蝶”颇为相似,既可视为对寓言的敷演,也可看作对“人生如梦”的一种佐证: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齐物论》
当庄子以“庄周梦蝶”的方式来思考存在时,当其在“人生如梦”的虚幻中迷失自我时,他便有了一种失落的哀愁。叶朗讲,“闻一多说,庄子的思想和著作,乃是眺望故乡,是客中思家的哀呼,是一种神圣的.客愁。所以《庄子》是哲学,因为凡大哲学家都寻求人类的精神家园;《庄子》是诗,因为思念故乡是诗的情趣;《庄子》又是美,因为如康德所说,凡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如羁旅之思念家乡。”从“庄周梦蝶”中确能味出神圣的客愁与深深的惆怅,而且整部《庄子》似乎都有那种失落精神家园的“无家可归”:
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不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似是日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田子方》
个体的人被偶然地抛入世界(“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却在这偶然的现象世界中“沉沦”(“效物而动,日夜不隙,而不知其所终”)了。仔细咀嚼,“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是一种无缘的失落,庄子于蝶我表象中迷失自我也正是主体本真的失落。
同时,这里还存有认识本身的矛盾问题。“庄周梦蝶”中的迷失也就带有了一种浓厚的哲理意味——“看到人类的盲目和可悲,仰望着全宇宙的沉默,人类被遗弃给自己一个人而没有任何光明,就像是迷失在宇宙的一角,而不知道是谁把他安置在这里的,他是来做什么的,死后他又会变成什么,他也不可能有任何知识。”[7]人类整体的存在与追求似乎失去根本性的意义与价值依据,这是悲剧性的,反映在“庄周梦蝶”中便是追寻精神与失落情绪的并存。而且认识的局限也就造成人的“有待”和限制了人行动的自由。
尽管“庄周梦蝶”充满了悲剧意识,但庄子没有走向《列子》中“吾与汝亦幻也”的悲观主义或虚无主义,毕竟“人活着可以接受荒诞,但人不能生活在荒诞之中。”他仍承认“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庄子》具备了中国哲学那种乐观和超越的精神,它要由有限达至无限,所以他要“齐物我,一生死”以至“物化”之境。
另外,“庄周梦蝶”的超越反映到生死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乐观主义,或者说是“知天乐命”“安时处顺”,它毕竟只要达到哲学上的超越,而不求现实中积极的抗争: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大宗师》
由此,庄子“以悲剧情绪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他从悲剧性宿命观转到了传统的“乐命知天”的乐观主义精神境界,这倒是与儒家的“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其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礼乐精神颇为相通,其原因是与中国农业文明产生的巫史乐感文化的“和”的观念及“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分不开的——“对现世的执意追求,是儒道两家的共同愿望。就精神意向而言,这种愿望体现为把现世生命的快乐感受作为精神世界在世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人的人生观永远是乐观的。
于次,便又由乐感文化的审美超越及“天人和一”思维模式牵涉出了另一个问题。综上所述,“庄周梦蝶”以感性人生为出发点,以对个体存在的追问得出了人生的悲剧认识,而且庄子的醒意识也让他更显出一种遗世的悲哀。但具有浪漫主义自由气质的庄子却不沉沦其中,反要在现实感性生活中超越有限的悲剧人生,“以美启真”,把握存在的本真状态,追求一种自由的理想境界——人的诗意栖居。
换句话说:人首先必须存在,然后才有思想。存在是现实的,思想在现实中产生,但思想本身是虚幻的。人只有现实的存在需求得到满足、存在得到保证以后,才会产生虚幻的思想。因此,当庄周提出它与蝴蝶之间谁梦见谁的问题时,他存在的需求一定得到了满足,他现实的存在一定是有了保证,才会提出这个虚幻的问题和思想。但是:庄周所提出的虚幻问题或思想本身,即“我是不是存在”?其实是一个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到证明的问题。而“庄周梦蝶”的问题之所以至今无解、之所以成为雅谈,就是因为人们并没有到现实中去寻找证明,而是试图在虚幻的思想中追求答案,最后只能是沦为空想或雅谈。
庄周当然是一个思想家,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讶异。但人生最大的讶异和思考,也许应该是:人为什么要活着?并且总是要吃饭而永无止境?因此,“庄周梦蝶”的问题也许可以这样回答:无论是庄周还是蝴蝶的存在,都必须满足作为一个生物存在(庄周对此并没有怀疑)的首要条件:一定要吃东西或者说摄取营养。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庄周说,如果你会饿并且想吃东西的话,那么你一定存在!庄周会说,我当然想吃东西,但是蝴蝶也想吃东西呀,我又怎么知道我是蝴蝶还是庄周的存在呢?那么,就看你究竟想吃的是什么东西,并且吃了以后确实能解决你的饥饿,并产生存在的感觉了!比方如果你吃的是花粉,并且能不饿且快乐地飞飞,那么你就是蝴蝶无疑了!如果你还是想吃人吃的食品,并且你不吃的话就感到饿得慌,那么你就别装酷了,庄周你其实还是一个名叫庄周的人。
Q3: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并赏析
1. 关于庄周梦蝶的爱情诗句(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2. 有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
关于庄周梦蝶的爱情诗句(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1.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看“庄周梦蝶”百度百科,后面有提到很多。
2.关于蝴蝶的爱情诗句
李白在《长干行》的诗中,也有一句:“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杜甫诗《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人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分别描述菜白蝶在白色的梨花中飞舞和黄粉蝶喜在黄色的油菜花中飞舞的情景……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二联,大抵说往事如烟)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惜春,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骄儿诗》 李商隐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写少年活泼飞奔追蝴蝶抓柳絮) 《杂诗之八》 (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胡马愿度燕。
土风安所归,由来有固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 (南朝)谢眺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春感诗》 (唐)李白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伴莫相违。 [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张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思佳客] (宋)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 寒香深闭小庭心。
《晚日后堂》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岸柳垂长叶, 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 竹翳蜻蜓珠。
《答外》 刘令娴(女) 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鹜。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希望王师北定思念故乡) 《青陵台》 (唐)李商隐 青陵台畔日光斜, 万古贞魂绮莫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 等闲飞上别枝花。
《李义山诗集》 《咏蝴蝶》 (北宋)谢逸 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江天春晚暖风细, 相逐卖花人过桥。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号谢胡蝶,《豫章诗话》 ) 《荆南竹枝词·咏梁祝》 (清)史承豫 读书人去剩荒台, 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 双双蝴蝶又飞来。
宁波梁祝墓上,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常有蝶聚,当地设“双蝶节”于农历三月一日 (祝英台生日) 《江行》 (唐朝)鱼玄机 大江横抱武昌斜, 鹦鹉洲前万户家。 画舸春眠朝未足, 梦为蝴蝶也寻花。
后二句,极言江上春色迷人,虽在梦寐之中,亦觉情思摇漾。空灵隽妙,传神语外。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应疑春色在邻家。
《咏蛱蝶》 梁简文帝 复此从凤蝶, 双双花上飞; 寄语相知者, 同心终莫违。 咏英台化蝶句 (宋)薛秀宣 蝶舞凝山魄, 花开想玉颜。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李商隐四首 其一 孤蝶小绯徊, 翩翾粉翅开。
并应伤皎洁, 频近雪中来。 其二 叶叶复翻翻, 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 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 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 来别败兰荪。 其三 初来小苑中, 稍与琐围通。
远恐芳尘断, 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灏露, 不觉送尖风。
回首双飞燕, 乘时入绮栊。 其四 飞来绣户阴, 穿过画楼深。
重傅秦台粉, 轻涂汉殿金。 相兼唯柳絮, 所提是花心。
可要凌孤客, 邀为子夜吟? 转尾连环诗 清·佚名 古代回文诗是一种诗歌体裁,以奇趣著称,有多种形式。这里介绍两首与蝴蝶相关的回文诗。
转尾连环 清·佚名 春晴喜鹊噪前津 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 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 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 津前噪鹊喜晴春 注:[津:渡口] [柳媚:柳树婀娜多姿的妩媚样子] “转尾连环”是回文诗体的一种,由十六字首尾连成环形,可左右旋读各得七绝一首。读法:第一句从“春”字起左旋,后三句均从前一句的第四字读起。
右旋读法同左旋读法,至左旋读法第一字止。
3.望帝啼鹃和庄生梦蝶在古诗词中各包含什么感情
一、解“望帝啼鹃”其意: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例句: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诗:“望帝传应实,昭王问不回。”这里是借蜀地传说,以古蜀国之望帝比拟李隆基,感叹太上皇李隆基之死。
二、解“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语出:《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其意有三:
一是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二是“蝴蝶梦”也常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身陷异国他乡的庾信首先借用蝴蝶梦来抒写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独在异乡的哀愁。
三是一部分诗人他们或隐居山林,或身在田园,过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劳作之余手捧《南华》,与庄蝶共舞,尽情陶醉于大自然中。在他们笔下,庄周梦蝶则脱去了上述忧伤的调子,透露着生活的恬淡与惬意。蝴蝶梦抒写着诗人们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总之,“庄周梦蝶”的故事以其深刻的意蕴,为文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因此诗人们的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很自然地融入其中,借其表达了出来。在历代文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文学意象不断充实和完善,其魅力也越来越迷人。
诗人如何引用“庄周梦蝶”:
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身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
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
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睡觉作》)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望帝啼鹃”和“庄生梦蝶”共用在一首诗中的当说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作者当时在蜀。这里用望帝事以蜀地,借杜鹃哀鸣“不知归去”寄托自己思念家室的情思。
4.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表达相同能押韵的句子
终是项羽斩了缘,你是依偎也是缘。
终是红颜白了发,你是长恨也是欢。
终是韩信放了枪,你是宿命也是伤。
终是大乔沉了海,你是梦境也是水。
终是木兰弃了剑,你是相思也是恋。
终是悟空闹了天,你是自由也是难。
终是关羽失荆州,你是仁义也是忠。
终是孟婆流了泪,才知悲伤也是情。
终是帝王忘了伤,才知难过也是痛。
终是白浅忘了情,你是墨渊也不行。
终是李白醉了酒,你是孤独也是愁。
若无李白这一醉,亦无孤独亦无愁。
终是凤九断了尾,帝君也没落下泪。
终是荆轲刺了秦,一代帝王一代臣。
终是婆娑断了弦,心中痛处谁能懂。
终是妲己祸了国,万里江山岁蹉跎。
终是后羿断了箭,此生注定难相恋。
终是宫本断了刀,不问曾经忆沧桑。
终是弈星断了棋,一步生死一迷离。
终是悟空成了佛,我一坠落便成魔。
终是玉环停了曲,无人再懂琵琶语。
终是小乔收了扇,周郎已去谁人叹。
终是魔凯弃了刀,一身伤痕不再提。
终是阿狸离了情,红叶秋风落了地。
终是孙策驻了舟,此世江东不复留。
终是貂蝉从了布,不知妾身心里苦。
终是鲁班弃了身,一代宗师终了结。
终是蝴蝶扑了火,既是亡也是新生。
终是凯皇解了魔,也是难忘离人愁。
终是嫦娥奔了月,后羿终日守人愁。
终是公瑾尽了爱,分身碎骨也无憾。
终是德玛弃了剑,为爱放下大宝剑。
终是张良放了书,还是不懂儿女心。
终是尚香动了情,众叛亲离只为你。
终是吕布动了心,三姓家奴只爱你。
终是昭君断了情,远嫁塞外再无你。
终是人海太拥挤,梦醒时分再无你。
终是东皇碎了钟,亦是世间少了你。
终是我还爱着你,却没办法留住你。
终是世隐算天地,却未算中命无你。
终是露娜输了情,再无缘份再无你。
终是霸王别了姬,弃了江山负了你。
终是汉水困蛟龙,亦是霸王别了姬。
终是虞姬随风泣,霸王去兮妾无已。
终是武皇称女帝,大唐江山我来守。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这一梦,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
庄周唤醒梦中蝶,我亦想渡命中劫。
庄周梦里并无蝶,我却难渡命中劫。
庄周梦醒蝶消散,吾却梦醒断了劫。
不梦庄周不梦蝶,无你无欢无命劫。
庄周入梦化那蝶,吾沉梦中寻那劫。
庄周一生梦一蝶,吾用一生度一劫。
5.(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望帝啼娟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
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望帝啼娟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原文及简介如下: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并非臆断。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运用比兴,善用典故,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6.关于庄公梦蝶的句子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
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7.庄周梦蝶表达了什么感情
庄周梦蝶表达了众生平等,人与物合。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如下: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在夜里的时候,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生动逼真的蝴蝶,庄周为此感到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8.求与白马非马或与庄周梦蝶相关的古诗词
年代:宋 作者: 张道洽
《梅花》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得。
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代:元 作者: 丘处机
《满庭芳 述怀》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休休。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小园竹间得梅一枝》
若耶溪边鹤发叟,流落一生端坐口。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岭头羁旅万里愁,江上凄凉一杯酒。
枝横澹月影在地,蕊插乌巾香馥手。
交情岁晚金石坚,孤操凛然真耐久。
荒山野水终自得,银烛金壶亦何有?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晚来画角动高城,起舞聊为放翁寿。
这些都是与庄周梦蝶有关的,希望有用
9.求庄周的梦蝶,还有一首诗
庄周的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词:卜算子
——北宋词人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
相思意。
10.庄周梦蝶的现代诗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蝶非梦,梦非蝶,蝶亦是蝶,梦亦是梦,蝶本无梦,梦本无蝶……
有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1.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看“庄周梦蝶”百度百科,后面有提到很多。
2.求与白马非马或与庄周梦蝶相关的古诗词
年代:宋 作者: 张道洽
《梅花》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得。
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代:元 作者: 丘处机
《满庭芳 述怀》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休休。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小园竹间得梅一枝》
若耶溪边鹤发叟,流落一生端坐口。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岭头羁旅万里愁,江上凄凉一杯酒。
枝横澹月影在地,蕊插乌巾香馥手。
交情岁晚金石坚,孤操凛然真耐久。
荒山野水终自得,银烛金壶亦何有?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晚来画角动高城,起舞聊为放翁寿。
这些都是与庄周梦蝶有关的,希望有用
3.庄子逍遥游中用庄周梦蝶的句子是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庄生晓梦》。
喻:通“愉”,愉快。
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觉(jué):醒来。
蘧(qú渠)蘧然:惊动的样子。一说僵直的样子。
分:区分、区别。
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庄周梦蝶
4.终是周公梦了蝶
全句: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出自:《蝶》
全文: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梦中蝶,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
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
参考资料:庄周梦蝶-百度百科
5.庄周梦蝶的现代诗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蝶非梦,梦非蝶,蝶亦是蝶,梦亦是梦,蝶本无梦,梦本无蝶……
6.求庄周的梦蝶,还有一首诗
庄周的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词:卜算子
——北宋词人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
相思意。
7.请问谁能告诉我关于"庄周梦蝶"的古文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解读: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8.关于庄公梦蝶的句子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Q4:庄生蝶梦的故事是什么?知道的帮帮忙啦!
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
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
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
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
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
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
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
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Q5:庄生晓梦迷蝴蝶全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周梦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梦蝶”的主人公,是我国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的庄子(名周);做梦的地点,是在庄周做漆园吏时他自己的住处。
漆园,是国家设立的专门种植漆树的园子。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很多诸侯国均建有皇家漆园。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私家漆园。管理漆树园种植与生产的官吏,称之为“漆园吏”或“漆园啬夫”。
宋国(今商丘)的漆园,在距离它的都城商丘北边二十五里处的蒙邑中,曾经在这个地方做过漆园吏。
庄周做漆园吏时,常在住处冥想。
有一天,他在冥想时睡着了,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是为《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或者是《庄生晓梦》。
受梦境的启发,庄周感悟良多,并把他的体会记录于《庄子·齐物论》中:“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意思是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栩栩如生的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梦境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才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蝴蝶,而是庄周。于是喟然感慨道: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庄周与蝴蝶,肯定是有区别的。这大概就是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吧!
通过这个梦境,庄周体会到事物的变化
规律: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反映到自我的头脑中来;时间万事万物,最后都要合而为一,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大道——物化。
庄子的《齐物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能看到分别,又能抱朴守一,就是悟了道。“物化”,来自人的认知。
《庄子》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的确,大道运行而万物生。在宇宙之初,万物刚刚生成时,都是没有名字的。
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给它们起了形形色色的名字,所以“物谓之而然”。
倘若人们能够放下成见,就可以不分彼此了!
庄子以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来探求宇宙万物的根据和原则。在这里,他把简单的梦境哲理化,又把哲理文学化,体现了他极高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造诣。这也是他的文章能被称作“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的原因之一。
梦蝶一文,也体现出了庄子文章中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笔者认为,“庄周梦蝶”,也是庄子处世之道的体现——洒脱、飘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后天非常欣赏“庄周梦蝶”的故事,以此为契机,造出很多词来写梦、写蝶、写
虚幻、写边蒙之态……有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蝶庄周……有
蝴蝶梦、蝶为周、化蝴蝶、蝶入枕……有梦蛱蝶、漆园蝶、南华蝶、庄生蝶……有蝶梦、庄梦、化蝶、枕蝶……
有蘧蘧梦、梦栩栩、蝶蘧蘧、栩栩蘧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历代文人墨客,对“庄周梦蝶”偏爱有加,引用之多真是数不胜数!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说:“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黄庭坚在《次韵石七二七首》之六中说:“看着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白居易在《疑梦二首》之二中说:“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崔涂在《春夕》诗中说:“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温庭筠在《华清宫和杜舍人》中说:“杜鹃魂厌蜀,胡蝶梦悲庄”;范成大在《寒夜观雪》诗中说:“可怜蝴蝶梦,翩作蠹书蟫”;崔涂在《金陵晚眺》诗中说:“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刘兼《江楼望乡寄内》诗中说:“梦魂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陆游《遣兴》诗说:“听尽啼莺春欲去,惊回梦蝶醉初醒”;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曲中说:“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辛弃疾《兰陵王·己末八月二十日夜》词说:“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谢宗可《睡燕》诗说:“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陆游《睡觉作》诗之一说:“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李商隐《为白从事上陈李尚书启》中说:“漆园之蝶,滥入庄周之梦;竹林之虱,永依中散之身”;吴融《杏花》诗中说:“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李群玉《昼寐》诗说:“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钱起《衡门春夜》诗中说:“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刘禹锡《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说:“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陆游《连夕熟睡戏书》诗中说:“蝶入三更枕,龟搘八尺床。昏昏君莫笑,差胜醉为乡”;苏轼《次韵答元素》中说:“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赵翼《漫兴》诗之三中说:“虫赓永叔秋声冷,蝶去庄生晓梦蘧”;钱文荐《蝶赋》中说:“车飘飘其讶鬼,梦栩栩以疑庄”……
李商隐《锦瑟》中的梦蝶,实在是太凄美了,全诗一并抄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Q6:庄生梦蝶 蝶梦庄生 请问哲学上怎么理解
庄生梦蝶”是个美妙的意境。现代科学的发展还没有给梦境一个完美的解释,哲学上的概括也就很难令人满意。两千多年前,庄周就用这个故事提出了人类的一种困境。如果仔细想来,精神病人或者有着奇特思想的人,他们是不是也是处在梦中,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被常人理解?
“庄生梦蝶”的故事是这样的:庄周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悠闲自在地飞来飞去,很是得意。突然之间醒来,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不过,人生本来都是梦,梦与梦之间流变无终,所以弄不清楚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庄子由此认为,不管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蝴蝶与庄周毕竟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转化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是一种“物化”。庄子进一步把这个故事上升到对人生人死的理解上。他认为,人生人死只是一种物的转化。宇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体而言,从一无所有的朦胧状态变为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朦胧状态;在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中,由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又由另一种东西变成了第三种东西。如此而已,永无止境。人生人死不过是这一大流变中的一个瞬间。
另外,从这个故事出发,庄子还试图告诉人们,究竟是梦还是醒,是庄周还是蝴蝶,人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追究。因为人们的认识标准是相对的,根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他说当时社会上的儒、墨等各派的相互辩论,都是以自己所非而非对方所是,这样做是无法搞清是非的。他说:“假如我与你两个人进行辩论,你胜了我,难道真的是你对,我错吗?我胜了你,难道真的是我对,你错吗?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错吗?还是两个人全对或者全错呢?我们两个人无法决定谁对谁错,那么请谁来断定呢?如果请第三个人来断定,同样无法断定。假如请跟你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与你意见相同,这怎么断定呢?假如请跟我意见相同的人决定,他既然与我意见相同,又怎么断定呢?假如请与我们两个人意见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来断定,又怎么断定呢?因此,我和你和第三者,都同样无法断定谁是谁非,是非问题是永远搞不清楚的。”
关于庄生蝶梦和庄生梦蝶的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庄生蝶梦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温度2~1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庄生蝶梦,以及庄生梦蝶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庄周梦蝶的原文
- 庄生梦蝶的意思及故事
- 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并赏析
- 庄生蝶梦的故事是什么?知道的帮帮忙啦!
- 庄生晓梦迷蝴蝶全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 庄生梦蝶 蝶梦庄生 请问哲学上怎么理解
Q1:庄周梦蝶的原文
【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哲学观点】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相关形式】1641年,笛卡尔在《形而上学的沉思》(en: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一论点是怀疑论的重要前提。【诗文中的“庄周梦蝶”意象】庄周梦蝶的故事为后人所喜爱,成为了诗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阐释。 补充: 一.庄子《齐物论》“梦蝶”的寓言故事充满了梦幻迷离: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又有什么分别呢?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栩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人们虽然对蝴蝶有大量的描写,但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身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此后文人们往往借助“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他们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睡觉作》)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Q2:庄生梦蝶的意思及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脱口而出的很多成语也蕴含着独特的含义,它们蕴藏的含义以及故事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学习,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成语庄生梦蝶的具体含义以及故事内容。
【成语】:
庄生梦蝶
【拼音】: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解释】:
庄周梦蝶,恰恰说明了庄周有些消极。因为庄周梦蝶,梦着梦着自己是蝴蝶,相反的说明了庄周欲想逃避现实,蒙蔽自我。
【出处】:
(《庄子·齐物论》)
【举例造句】:
庄生梦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
【成语典故】:
表面看,庄子永远活泼潇洒,然实质上从庄子认为生的痛苦中不难看出,其哲学的人生观前提是持“有待”的悲观态度的。虽说《庄子》极具自由精神,也追求自由“无待”的人生,但这并非意味着人生本是自由的,庄子也并不否定这点。因此即便是在最具自由精神的《逍遥游》中他仍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业也。此虽免乎行,犹有可待者也。”——何其悲哀!连飞跃南冥的鹏鸟与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谈不上逍遥,处处受制,那么渺小若在榆枋树间跳跃的蓬间小雀般的人又将会是何样的可怜!在此,庄子自由人生理想终究同现实隔着一段距离,“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的藐姑射山神人只是种虚拟的存在,现实中比比皆是的却是支离疏、申徒嘉、子舆等受尽命运摆布与折磨的不幸者。在“庄周梦蝶”之前,罔两与景的对话中,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明确表达出庄子认为人生有待的悲剧宿命观,这实际就是“庄周梦蝶”中也隐含了的对存在认识的人生观前提,其中不辨蝶梦庄梦,不识蝶与周的真幻,不正反映出庄子感觉个体渺小和类如“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无知而不自由的悲观吗?因此,庄子不禁感怀而呼:“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
在这种有待的悲观宿命论基础上,生的痛苦,人生的无常,不免在“庄周梦蝶”中隐约流露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的对人生真实性的怀疑。庄周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梦”。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而且,当人被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的,郭象云:“今之不识胡蝶,无异于梦之不识周也,而各适一时之志,则无以明胡蝶之不梦为周矣。世有梦经百年者,则无以明今之百年非假寐之梦者也。”由于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实性很容易迷失在现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识也会迷失其中,难辩真伪。庄子极力追寻存在的真实,《齐物论》中的相对主义却把他拖入认识与思辨的无限循环之中,结果由于脱离了某个具体的客观时空条件而造成“我意识我活着”的存在意识暂时中止,存在的真实感也因此而失去了——以之便有了“人生如梦”的感受。对此,《庄子》中有两段文字与“庄周梦蝶”颇为相似,既可视为对寓言的敷演,也可看作对“人生如梦”的一种佐证: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齐物论》
当庄子以“庄周梦蝶”的方式来思考存在时,当其在“人生如梦”的虚幻中迷失自我时,他便有了一种失落的哀愁。叶朗讲,“闻一多说,庄子的思想和著作,乃是眺望故乡,是客中思家的哀呼,是一种神圣的.客愁。所以《庄子》是哲学,因为凡大哲学家都寻求人类的精神家园;《庄子》是诗,因为思念故乡是诗的情趣;《庄子》又是美,因为如康德所说,凡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如羁旅之思念家乡。”从“庄周梦蝶”中确能味出神圣的客愁与深深的惆怅,而且整部《庄子》似乎都有那种失落精神家园的“无家可归”:
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不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似是日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田子方》
个体的人被偶然地抛入世界(“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却在这偶然的现象世界中“沉沦”(“效物而动,日夜不隙,而不知其所终”)了。仔细咀嚼,“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是一种无缘的失落,庄子于蝶我表象中迷失自我也正是主体本真的失落。
同时,这里还存有认识本身的矛盾问题。“庄周梦蝶”中的迷失也就带有了一种浓厚的哲理意味——“看到人类的盲目和可悲,仰望着全宇宙的沉默,人类被遗弃给自己一个人而没有任何光明,就像是迷失在宇宙的一角,而不知道是谁把他安置在这里的,他是来做什么的,死后他又会变成什么,他也不可能有任何知识。”[7]人类整体的存在与追求似乎失去根本性的意义与价值依据,这是悲剧性的,反映在“庄周梦蝶”中便是追寻精神与失落情绪的并存。而且认识的局限也就造成人的“有待”和限制了人行动的自由。
尽管“庄周梦蝶”充满了悲剧意识,但庄子没有走向《列子》中“吾与汝亦幻也”的悲观主义或虚无主义,毕竟“人活着可以接受荒诞,但人不能生活在荒诞之中。”他仍承认“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庄子》具备了中国哲学那种乐观和超越的精神,它要由有限达至无限,所以他要“齐物我,一生死”以至“物化”之境。
另外,“庄周梦蝶”的超越反映到生死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乐观主义,或者说是“知天乐命”“安时处顺”,它毕竟只要达到哲学上的超越,而不求现实中积极的抗争: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大宗师》
由此,庄子“以悲剧情绪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他从悲剧性宿命观转到了传统的“乐命知天”的乐观主义精神境界,这倒是与儒家的“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其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礼乐精神颇为相通,其原因是与中国农业文明产生的巫史乐感文化的“和”的观念及“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分不开的——“对现世的执意追求,是儒道两家的共同愿望。就精神意向而言,这种愿望体现为把现世生命的快乐感受作为精神世界在世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人的人生观永远是乐观的。
于次,便又由乐感文化的审美超越及“天人和一”思维模式牵涉出了另一个问题。综上所述,“庄周梦蝶”以感性人生为出发点,以对个体存在的追问得出了人生的悲剧认识,而且庄子的醒意识也让他更显出一种遗世的悲哀。但具有浪漫主义自由气质的庄子却不沉沦其中,反要在现实感性生活中超越有限的悲剧人生,“以美启真”,把握存在的本真状态,追求一种自由的理想境界——人的诗意栖居。
换句话说:人首先必须存在,然后才有思想。存在是现实的,思想在现实中产生,但思想本身是虚幻的。人只有现实的存在需求得到满足、存在得到保证以后,才会产生虚幻的思想。因此,当庄周提出它与蝴蝶之间谁梦见谁的问题时,他存在的需求一定得到了满足,他现实的存在一定是有了保证,才会提出这个虚幻的问题和思想。但是:庄周所提出的虚幻问题或思想本身,即“我是不是存在”?其实是一个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到证明的问题。而“庄周梦蝶”的问题之所以至今无解、之所以成为雅谈,就是因为人们并没有到现实中去寻找证明,而是试图在虚幻的思想中追求答案,最后只能是沦为空想或雅谈。
庄周当然是一个思想家,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讶异。但人生最大的讶异和思考,也许应该是:人为什么要活着?并且总是要吃饭而永无止境?因此,“庄周梦蝶”的问题也许可以这样回答:无论是庄周还是蝴蝶的存在,都必须满足作为一个生物存在(庄周对此并没有怀疑)的首要条件:一定要吃东西或者说摄取营养。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庄周说,如果你会饿并且想吃东西的话,那么你一定存在!庄周会说,我当然想吃东西,但是蝴蝶也想吃东西呀,我又怎么知道我是蝴蝶还是庄周的存在呢?那么,就看你究竟想吃的是什么东西,并且吃了以后确实能解决你的饥饿,并产生存在的感觉了!比方如果你吃的是花粉,并且能不饿且快乐地飞飞,那么你就是蝴蝶无疑了!如果你还是想吃人吃的食品,并且你不吃的话就感到饿得慌,那么你就别装酷了,庄周你其实还是一个名叫庄周的人。
Q3: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并赏析
1. 关于庄周梦蝶的爱情诗句(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2. 有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
关于庄周梦蝶的爱情诗句(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1.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看“庄周梦蝶”百度百科,后面有提到很多。
2.关于蝴蝶的爱情诗句
李白在《长干行》的诗中,也有一句:“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杜甫诗《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人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分别描述菜白蝶在白色的梨花中飞舞和黄粉蝶喜在黄色的油菜花中飞舞的情景……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二联,大抵说往事如烟)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惜春,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骄儿诗》 李商隐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写少年活泼飞奔追蝴蝶抓柳絮) 《杂诗之八》 (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胡马愿度燕。
土风安所归,由来有固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 (南朝)谢眺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春感诗》 (唐)李白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伴莫相违。 [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张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思佳客] (宋)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 寒香深闭小庭心。
《晚日后堂》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岸柳垂长叶, 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 竹翳蜻蜓珠。
《答外》 刘令娴(女) 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鹜。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希望王师北定思念故乡) 《青陵台》 (唐)李商隐 青陵台畔日光斜, 万古贞魂绮莫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 等闲飞上别枝花。
《李义山诗集》 《咏蝴蝶》 (北宋)谢逸 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江天春晚暖风细, 相逐卖花人过桥。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号谢胡蝶,《豫章诗话》 ) 《荆南竹枝词·咏梁祝》 (清)史承豫 读书人去剩荒台, 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 双双蝴蝶又飞来。
宁波梁祝墓上,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常有蝶聚,当地设“双蝶节”于农历三月一日 (祝英台生日) 《江行》 (唐朝)鱼玄机 大江横抱武昌斜, 鹦鹉洲前万户家。 画舸春眠朝未足, 梦为蝴蝶也寻花。
后二句,极言江上春色迷人,虽在梦寐之中,亦觉情思摇漾。空灵隽妙,传神语外。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应疑春色在邻家。
《咏蛱蝶》 梁简文帝 复此从凤蝶, 双双花上飞; 寄语相知者, 同心终莫违。 咏英台化蝶句 (宋)薛秀宣 蝶舞凝山魄, 花开想玉颜。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李商隐四首 其一 孤蝶小绯徊, 翩翾粉翅开。
并应伤皎洁, 频近雪中来。 其二 叶叶复翻翻, 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 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 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 来别败兰荪。 其三 初来小苑中, 稍与琐围通。
远恐芳尘断, 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灏露, 不觉送尖风。
回首双飞燕, 乘时入绮栊。 其四 飞来绣户阴, 穿过画楼深。
重傅秦台粉, 轻涂汉殿金。 相兼唯柳絮, 所提是花心。
可要凌孤客, 邀为子夜吟? 转尾连环诗 清·佚名 古代回文诗是一种诗歌体裁,以奇趣著称,有多种形式。这里介绍两首与蝴蝶相关的回文诗。
转尾连环 清·佚名 春晴喜鹊噪前津 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 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 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 津前噪鹊喜晴春 注:[津:渡口] [柳媚:柳树婀娜多姿的妩媚样子] “转尾连环”是回文诗体的一种,由十六字首尾连成环形,可左右旋读各得七绝一首。读法:第一句从“春”字起左旋,后三句均从前一句的第四字读起。
右旋读法同左旋读法,至左旋读法第一字止。
3.望帝啼鹃和庄生梦蝶在古诗词中各包含什么感情
一、解“望帝啼鹃”其意: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例句: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诗:“望帝传应实,昭王问不回。”这里是借蜀地传说,以古蜀国之望帝比拟李隆基,感叹太上皇李隆基之死。
二、解“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语出:《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其意有三:
一是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二是“蝴蝶梦”也常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身陷异国他乡的庾信首先借用蝴蝶梦来抒写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独在异乡的哀愁。
三是一部分诗人他们或隐居山林,或身在田园,过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劳作之余手捧《南华》,与庄蝶共舞,尽情陶醉于大自然中。在他们笔下,庄周梦蝶则脱去了上述忧伤的调子,透露着生活的恬淡与惬意。蝴蝶梦抒写着诗人们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总之,“庄周梦蝶”的故事以其深刻的意蕴,为文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因此诗人们的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很自然地融入其中,借其表达了出来。在历代文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文学意象不断充实和完善,其魅力也越来越迷人。
诗人如何引用“庄周梦蝶”:
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身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
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
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睡觉作》)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望帝啼鹃”和“庄生梦蝶”共用在一首诗中的当说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作者当时在蜀。这里用望帝事以蜀地,借杜鹃哀鸣“不知归去”寄托自己思念家室的情思。
4.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表达相同能押韵的句子
终是项羽斩了缘,你是依偎也是缘。
终是红颜白了发,你是长恨也是欢。
终是韩信放了枪,你是宿命也是伤。
终是大乔沉了海,你是梦境也是水。
终是木兰弃了剑,你是相思也是恋。
终是悟空闹了天,你是自由也是难。
终是关羽失荆州,你是仁义也是忠。
终是孟婆流了泪,才知悲伤也是情。
终是帝王忘了伤,才知难过也是痛。
终是白浅忘了情,你是墨渊也不行。
终是李白醉了酒,你是孤独也是愁。
若无李白这一醉,亦无孤独亦无愁。
终是凤九断了尾,帝君也没落下泪。
终是荆轲刺了秦,一代帝王一代臣。
终是婆娑断了弦,心中痛处谁能懂。
终是妲己祸了国,万里江山岁蹉跎。
终是后羿断了箭,此生注定难相恋。
终是宫本断了刀,不问曾经忆沧桑。
终是弈星断了棋,一步生死一迷离。
终是悟空成了佛,我一坠落便成魔。
终是玉环停了曲,无人再懂琵琶语。
终是小乔收了扇,周郎已去谁人叹。
终是魔凯弃了刀,一身伤痕不再提。
终是阿狸离了情,红叶秋风落了地。
终是孙策驻了舟,此世江东不复留。
终是貂蝉从了布,不知妾身心里苦。
终是鲁班弃了身,一代宗师终了结。
终是蝴蝶扑了火,既是亡也是新生。
终是凯皇解了魔,也是难忘离人愁。
终是嫦娥奔了月,后羿终日守人愁。
终是公瑾尽了爱,分身碎骨也无憾。
终是德玛弃了剑,为爱放下大宝剑。
终是张良放了书,还是不懂儿女心。
终是尚香动了情,众叛亲离只为你。
终是吕布动了心,三姓家奴只爱你。
终是昭君断了情,远嫁塞外再无你。
终是人海太拥挤,梦醒时分再无你。
终是东皇碎了钟,亦是世间少了你。
终是我还爱着你,却没办法留住你。
终是世隐算天地,却未算中命无你。
终是露娜输了情,再无缘份再无你。
终是霸王别了姬,弃了江山负了你。
终是汉水困蛟龙,亦是霸王别了姬。
终是虞姬随风泣,霸王去兮妾无已。
终是武皇称女帝,大唐江山我来守。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这一梦,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
庄周唤醒梦中蝶,我亦想渡命中劫。
庄周梦里并无蝶,我却难渡命中劫。
庄周梦醒蝶消散,吾却梦醒断了劫。
不梦庄周不梦蝶,无你无欢无命劫。
庄周入梦化那蝶,吾沉梦中寻那劫。
庄周一生梦一蝶,吾用一生度一劫。
5.(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望帝啼娟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
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望帝啼娟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原文及简介如下: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并非臆断。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运用比兴,善用典故,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6.关于庄公梦蝶的句子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
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7.庄周梦蝶表达了什么感情
庄周梦蝶表达了众生平等,人与物合。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如下: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在夜里的时候,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生动逼真的蝴蝶,庄周为此感到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8.求与白马非马或与庄周梦蝶相关的古诗词
年代:宋 作者: 张道洽
《梅花》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得。
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代:元 作者: 丘处机
《满庭芳 述怀》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休休。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小园竹间得梅一枝》
若耶溪边鹤发叟,流落一生端坐口。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岭头羁旅万里愁,江上凄凉一杯酒。
枝横澹月影在地,蕊插乌巾香馥手。
交情岁晚金石坚,孤操凛然真耐久。
荒山野水终自得,银烛金壶亦何有?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晚来画角动高城,起舞聊为放翁寿。
这些都是与庄周梦蝶有关的,希望有用
9.求庄周的梦蝶,还有一首诗
庄周的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词:卜算子
——北宋词人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
相思意。
10.庄周梦蝶的现代诗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蝶非梦,梦非蝶,蝶亦是蝶,梦亦是梦,蝶本无梦,梦本无蝶……
有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1.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看“庄周梦蝶”百度百科,后面有提到很多。
2.求与白马非马或与庄周梦蝶相关的古诗词
年代:宋 作者: 张道洽
《梅花》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得。
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代:元 作者: 丘处机
《满庭芳 述怀》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休休。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小园竹间得梅一枝》
若耶溪边鹤发叟,流落一生端坐口。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岭头羁旅万里愁,江上凄凉一杯酒。
枝横澹月影在地,蕊插乌巾香馥手。
交情岁晚金石坚,孤操凛然真耐久。
荒山野水终自得,银烛金壶亦何有?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晚来画角动高城,起舞聊为放翁寿。
这些都是与庄周梦蝶有关的,希望有用
3.庄子逍遥游中用庄周梦蝶的句子是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庄生晓梦》。
喻:通“愉”,愉快。
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觉(jué):醒来。
蘧(qú渠)蘧然:惊动的样子。一说僵直的样子。
分:区分、区别。
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庄周梦蝶
4.终是周公梦了蝶
全句: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出自:《蝶》
全文: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梦中蝶,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
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
参考资料:庄周梦蝶-百度百科
5.庄周梦蝶的现代诗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蝶非梦,梦非蝶,蝶亦是蝶,梦亦是梦,蝶本无梦,梦本无蝶……
6.求庄周的梦蝶,还有一首诗
庄周的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词:卜算子
——北宋词人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
相思意。
7.请问谁能告诉我关于"庄周梦蝶"的古文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解读: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8.关于庄公梦蝶的句子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Q4:庄生蝶梦的故事是什么?知道的帮帮忙啦!
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
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
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
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
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
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
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
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Q5:庄生晓梦迷蝴蝶全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周梦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梦蝶”的主人公,是我国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的庄子(名周);做梦的地点,是在庄周做漆园吏时他自己的住处。
漆园,是国家设立的专门种植漆树的园子。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很多诸侯国均建有皇家漆园。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私家漆园。管理漆树园种植与生产的官吏,称之为“漆园吏”或“漆园啬夫”。
宋国(今商丘)的漆园,在距离它的都城商丘北边二十五里处的蒙邑中,曾经在这个地方做过漆园吏。
庄周做漆园吏时,常在住处冥想。
有一天,他在冥想时睡着了,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是为《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或者是《庄生晓梦》。
受梦境的启发,庄周感悟良多,并把他的体会记录于《庄子·齐物论》中:“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意思是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栩栩如生的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梦境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才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蝴蝶,而是庄周。于是喟然感慨道: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庄周与蝴蝶,肯定是有区别的。这大概就是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吧!
通过这个梦境,庄周体会到事物的变化
规律: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反映到自我的头脑中来;时间万事万物,最后都要合而为一,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大道——物化。
庄子的《齐物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能看到分别,又能抱朴守一,就是悟了道。“物化”,来自人的认知。
《庄子》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的确,大道运行而万物生。在宇宙之初,万物刚刚生成时,都是没有名字的。
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给它们起了形形色色的名字,所以“物谓之而然”。
倘若人们能够放下成见,就可以不分彼此了!
庄子以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来探求宇宙万物的根据和原则。在这里,他把简单的梦境哲理化,又把哲理文学化,体现了他极高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造诣。这也是他的文章能被称作“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的原因之一。
梦蝶一文,也体现出了庄子文章中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笔者认为,“庄周梦蝶”,也是庄子处世之道的体现——洒脱、飘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后天非常欣赏“庄周梦蝶”的故事,以此为契机,造出很多词来写梦、写蝶、写
虚幻、写边蒙之态……有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蝶庄周……有
蝴蝶梦、蝶为周、化蝴蝶、蝶入枕……有梦蛱蝶、漆园蝶、南华蝶、庄生蝶……有蝶梦、庄梦、化蝶、枕蝶……
有蘧蘧梦、梦栩栩、蝶蘧蘧、栩栩蘧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历代文人墨客,对“庄周梦蝶”偏爱有加,引用之多真是数不胜数!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说:“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黄庭坚在《次韵石七二七首》之六中说:“看着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白居易在《疑梦二首》之二中说:“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崔涂在《春夕》诗中说:“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温庭筠在《华清宫和杜舍人》中说:“杜鹃魂厌蜀,胡蝶梦悲庄”;范成大在《寒夜观雪》诗中说:“可怜蝴蝶梦,翩作蠹书蟫”;崔涂在《金陵晚眺》诗中说:“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刘兼《江楼望乡寄内》诗中说:“梦魂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陆游《遣兴》诗说:“听尽啼莺春欲去,惊回梦蝶醉初醒”;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曲中说:“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辛弃疾《兰陵王·己末八月二十日夜》词说:“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谢宗可《睡燕》诗说:“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陆游《睡觉作》诗之一说:“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李商隐《为白从事上陈李尚书启》中说:“漆园之蝶,滥入庄周之梦;竹林之虱,永依中散之身”;吴融《杏花》诗中说:“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李群玉《昼寐》诗说:“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钱起《衡门春夜》诗中说:“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刘禹锡《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说:“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陆游《连夕熟睡戏书》诗中说:“蝶入三更枕,龟搘八尺床。昏昏君莫笑,差胜醉为乡”;苏轼《次韵答元素》中说:“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赵翼《漫兴》诗之三中说:“虫赓永叔秋声冷,蝶去庄生晓梦蘧”;钱文荐《蝶赋》中说:“车飘飘其讶鬼,梦栩栩以疑庄”……
李商隐《锦瑟》中的梦蝶,实在是太凄美了,全诗一并抄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Q6:庄生梦蝶 蝶梦庄生 请问哲学上怎么理解
庄生梦蝶”是个美妙的意境。现代科学的发展还没有给梦境一个完美的解释,哲学上的概括也就很难令人满意。两千多年前,庄周就用这个故事提出了人类的一种困境。如果仔细想来,精神病人或者有着奇特思想的人,他们是不是也是处在梦中,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被常人理解?
“庄生梦蝶”的故事是这样的:庄周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悠闲自在地飞来飞去,很是得意。突然之间醒来,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不过,人生本来都是梦,梦与梦之间流变无终,所以弄不清楚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庄子由此认为,不管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蝴蝶与庄周毕竟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转化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是一种“物化”。庄子进一步把这个故事上升到对人生人死的理解上。他认为,人生人死只是一种物的转化。宇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体而言,从一无所有的朦胧状态变为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朦胧状态;在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中,由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又由另一种东西变成了第三种东西。如此而已,永无止境。人生人死不过是这一大流变中的一个瞬间。
另外,从这个故事出发,庄子还试图告诉人们,究竟是梦还是醒,是庄周还是蝴蝶,人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追究。因为人们的认识标准是相对的,根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他说当时社会上的儒、墨等各派的相互辩论,都是以自己所非而非对方所是,这样做是无法搞清是非的。他说:“假如我与你两个人进行辩论,你胜了我,难道真的是你对,我错吗?我胜了你,难道真的是我对,你错吗?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错吗?还是两个人全对或者全错呢?我们两个人无法决定谁对谁错,那么请谁来断定呢?如果请第三个人来断定,同样无法断定。假如请跟你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与你意见相同,这怎么断定呢?假如请跟我意见相同的人决定,他既然与我意见相同,又怎么断定呢?假如请与我们两个人意见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来断定,又怎么断定呢?因此,我和你和第三者,都同样无法断定谁是谁非,是非问题是永远搞不清楚的。”
关于庄生蝶梦和庄生梦蝶的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庄生蝶梦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湿度4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庄生蝶梦,以及庄生梦蝶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庄周梦蝶的原文
- 庄生梦蝶的意思及故事
- 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并赏析
- 庄生蝶梦的故事是什么?知道的帮帮忙啦!
- 庄生晓梦迷蝴蝶全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 庄生梦蝶 蝶梦庄生 请问哲学上怎么理解
Q1:庄周梦蝶的原文
【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哲学观点】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相关形式】1641年,笛卡尔在《形而上学的沉思》(en: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一论点是怀疑论的重要前提。【诗文中的“庄周梦蝶”意象】庄周梦蝶的故事为后人所喜爱,成为了诗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阐释。 补充: 一.庄子《齐物论》“梦蝶”的寓言故事充满了梦幻迷离: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又有什么分别呢?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栩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人们虽然对蝴蝶有大量的描写,但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身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此后文人们往往借助“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他们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睡觉作》)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Q2:庄生梦蝶的意思及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脱口而出的很多成语也蕴含着独特的含义,它们蕴藏的含义以及故事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学习,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成语庄生梦蝶的具体含义以及故事内容。
【成语】:
庄生梦蝶
【拼音】: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解释】:
庄周梦蝶,恰恰说明了庄周有些消极。因为庄周梦蝶,梦着梦着自己是蝴蝶,相反的说明了庄周欲想逃避现实,蒙蔽自我。
【出处】:
(《庄子·齐物论》)
【举例造句】:
庄生梦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
【成语典故】:
表面看,庄子永远活泼潇洒,然实质上从庄子认为生的痛苦中不难看出,其哲学的人生观前提是持“有待”的悲观态度的。虽说《庄子》极具自由精神,也追求自由“无待”的人生,但这并非意味着人生本是自由的,庄子也并不否定这点。因此即便是在最具自由精神的《逍遥游》中他仍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业也。此虽免乎行,犹有可待者也。”——何其悲哀!连飞跃南冥的鹏鸟与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谈不上逍遥,处处受制,那么渺小若在榆枋树间跳跃的蓬间小雀般的人又将会是何样的可怜!在此,庄子自由人生理想终究同现实隔着一段距离,“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的藐姑射山神人只是种虚拟的存在,现实中比比皆是的却是支离疏、申徒嘉、子舆等受尽命运摆布与折磨的不幸者。在“庄周梦蝶”之前,罔两与景的对话中,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明确表达出庄子认为人生有待的悲剧宿命观,这实际就是“庄周梦蝶”中也隐含了的对存在认识的人生观前提,其中不辨蝶梦庄梦,不识蝶与周的真幻,不正反映出庄子感觉个体渺小和类如“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无知而不自由的悲观吗?因此,庄子不禁感怀而呼:“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
在这种有待的悲观宿命论基础上,生的痛苦,人生的无常,不免在“庄周梦蝶”中隐约流露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的对人生真实性的怀疑。庄周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梦”。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而且,当人被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的,郭象云:“今之不识胡蝶,无异于梦之不识周也,而各适一时之志,则无以明胡蝶之不梦为周矣。世有梦经百年者,则无以明今之百年非假寐之梦者也。”由于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实性很容易迷失在现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识也会迷失其中,难辩真伪。庄子极力追寻存在的真实,《齐物论》中的相对主义却把他拖入认识与思辨的无限循环之中,结果由于脱离了某个具体的客观时空条件而造成“我意识我活着”的存在意识暂时中止,存在的真实感也因此而失去了——以之便有了“人生如梦”的感受。对此,《庄子》中有两段文字与“庄周梦蝶”颇为相似,既可视为对寓言的敷演,也可看作对“人生如梦”的一种佐证: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齐物论》
当庄子以“庄周梦蝶”的方式来思考存在时,当其在“人生如梦”的虚幻中迷失自我时,他便有了一种失落的哀愁。叶朗讲,“闻一多说,庄子的思想和著作,乃是眺望故乡,是客中思家的哀呼,是一种神圣的.客愁。所以《庄子》是哲学,因为凡大哲学家都寻求人类的精神家园;《庄子》是诗,因为思念故乡是诗的情趣;《庄子》又是美,因为如康德所说,凡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如羁旅之思念家乡。”从“庄周梦蝶”中确能味出神圣的客愁与深深的惆怅,而且整部《庄子》似乎都有那种失落精神家园的“无家可归”:
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不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似是日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田子方》
个体的人被偶然地抛入世界(“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却在这偶然的现象世界中“沉沦”(“效物而动,日夜不隙,而不知其所终”)了。仔细咀嚼,“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是一种无缘的失落,庄子于蝶我表象中迷失自我也正是主体本真的失落。
同时,这里还存有认识本身的矛盾问题。“庄周梦蝶”中的迷失也就带有了一种浓厚的哲理意味——“看到人类的盲目和可悲,仰望着全宇宙的沉默,人类被遗弃给自己一个人而没有任何光明,就像是迷失在宇宙的一角,而不知道是谁把他安置在这里的,他是来做什么的,死后他又会变成什么,他也不可能有任何知识。”[7]人类整体的存在与追求似乎失去根本性的意义与价值依据,这是悲剧性的,反映在“庄周梦蝶”中便是追寻精神与失落情绪的并存。而且认识的局限也就造成人的“有待”和限制了人行动的自由。
尽管“庄周梦蝶”充满了悲剧意识,但庄子没有走向《列子》中“吾与汝亦幻也”的悲观主义或虚无主义,毕竟“人活着可以接受荒诞,但人不能生活在荒诞之中。”他仍承认“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庄子》具备了中国哲学那种乐观和超越的精神,它要由有限达至无限,所以他要“齐物我,一生死”以至“物化”之境。
另外,“庄周梦蝶”的超越反映到生死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乐观主义,或者说是“知天乐命”“安时处顺”,它毕竟只要达到哲学上的超越,而不求现实中积极的抗争: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大宗师》
由此,庄子“以悲剧情绪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他从悲剧性宿命观转到了传统的“乐命知天”的乐观主义精神境界,这倒是与儒家的“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其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礼乐精神颇为相通,其原因是与中国农业文明产生的巫史乐感文化的“和”的观念及“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分不开的——“对现世的执意追求,是儒道两家的共同愿望。就精神意向而言,这种愿望体现为把现世生命的快乐感受作为精神世界在世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人的人生观永远是乐观的。
于次,便又由乐感文化的审美超越及“天人和一”思维模式牵涉出了另一个问题。综上所述,“庄周梦蝶”以感性人生为出发点,以对个体存在的追问得出了人生的悲剧认识,而且庄子的醒意识也让他更显出一种遗世的悲哀。但具有浪漫主义自由气质的庄子却不沉沦其中,反要在现实感性生活中超越有限的悲剧人生,“以美启真”,把握存在的本真状态,追求一种自由的理想境界——人的诗意栖居。
换句话说:人首先必须存在,然后才有思想。存在是现实的,思想在现实中产生,但思想本身是虚幻的。人只有现实的存在需求得到满足、存在得到保证以后,才会产生虚幻的思想。因此,当庄周提出它与蝴蝶之间谁梦见谁的问题时,他存在的需求一定得到了满足,他现实的存在一定是有了保证,才会提出这个虚幻的问题和思想。但是:庄周所提出的虚幻问题或思想本身,即“我是不是存在”?其实是一个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到证明的问题。而“庄周梦蝶”的问题之所以至今无解、之所以成为雅谈,就是因为人们并没有到现实中去寻找证明,而是试图在虚幻的思想中追求答案,最后只能是沦为空想或雅谈。
庄周当然是一个思想家,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讶异。但人生最大的讶异和思考,也许应该是:人为什么要活着?并且总是要吃饭而永无止境?因此,“庄周梦蝶”的问题也许可以这样回答:无论是庄周还是蝴蝶的存在,都必须满足作为一个生物存在(庄周对此并没有怀疑)的首要条件:一定要吃东西或者说摄取营养。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庄周说,如果你会饿并且想吃东西的话,那么你一定存在!庄周会说,我当然想吃东西,但是蝴蝶也想吃东西呀,我又怎么知道我是蝴蝶还是庄周的存在呢?那么,就看你究竟想吃的是什么东西,并且吃了以后确实能解决你的饥饿,并产生存在的感觉了!比方如果你吃的是花粉,并且能不饿且快乐地飞飞,那么你就是蝴蝶无疑了!如果你还是想吃人吃的食品,并且你不吃的话就感到饿得慌,那么你就别装酷了,庄周你其实还是一个名叫庄周的人。
Q3: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并赏析
1. 关于庄周梦蝶的爱情诗句(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2. 有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
关于庄周梦蝶的爱情诗句(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1.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看“庄周梦蝶”百度百科,后面有提到很多。
2.关于蝴蝶的爱情诗句
李白在《长干行》的诗中,也有一句:“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杜甫诗《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人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分别描述菜白蝶在白色的梨花中飞舞和黄粉蝶喜在黄色的油菜花中飞舞的情景……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二联,大抵说往事如烟)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惜春,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骄儿诗》 李商隐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写少年活泼飞奔追蝴蝶抓柳絮) 《杂诗之八》 (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胡马愿度燕。
土风安所归,由来有固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 (南朝)谢眺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春感诗》 (唐)李白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伴莫相违。 [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张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思佳客] (宋)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 寒香深闭小庭心。
《晚日后堂》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岸柳垂长叶, 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 竹翳蜻蜓珠。
《答外》 刘令娴(女) 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鹜。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希望王师北定思念故乡) 《青陵台》 (唐)李商隐 青陵台畔日光斜, 万古贞魂绮莫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 等闲飞上别枝花。
《李义山诗集》 《咏蝴蝶》 (北宋)谢逸 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江天春晚暖风细, 相逐卖花人过桥。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号谢胡蝶,《豫章诗话》 ) 《荆南竹枝词·咏梁祝》 (清)史承豫 读书人去剩荒台, 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 双双蝴蝶又飞来。
宁波梁祝墓上,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常有蝶聚,当地设“双蝶节”于农历三月一日 (祝英台生日) 《江行》 (唐朝)鱼玄机 大江横抱武昌斜, 鹦鹉洲前万户家。 画舸春眠朝未足, 梦为蝴蝶也寻花。
后二句,极言江上春色迷人,虽在梦寐之中,亦觉情思摇漾。空灵隽妙,传神语外。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应疑春色在邻家。
《咏蛱蝶》 梁简文帝 复此从凤蝶, 双双花上飞; 寄语相知者, 同心终莫违。 咏英台化蝶句 (宋)薛秀宣 蝶舞凝山魄, 花开想玉颜。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李商隐四首 其一 孤蝶小绯徊, 翩翾粉翅开。
并应伤皎洁, 频近雪中来。 其二 叶叶复翻翻, 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 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 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 来别败兰荪。 其三 初来小苑中, 稍与琐围通。
远恐芳尘断, 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灏露, 不觉送尖风。
回首双飞燕, 乘时入绮栊。 其四 飞来绣户阴, 穿过画楼深。
重傅秦台粉, 轻涂汉殿金。 相兼唯柳絮, 所提是花心。
可要凌孤客, 邀为子夜吟? 转尾连环诗 清·佚名 古代回文诗是一种诗歌体裁,以奇趣著称,有多种形式。这里介绍两首与蝴蝶相关的回文诗。
转尾连环 清·佚名 春晴喜鹊噪前津 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 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 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 津前噪鹊喜晴春 注:[津:渡口] [柳媚:柳树婀娜多姿的妩媚样子] “转尾连环”是回文诗体的一种,由十六字首尾连成环形,可左右旋读各得七绝一首。读法:第一句从“春”字起左旋,后三句均从前一句的第四字读起。
右旋读法同左旋读法,至左旋读法第一字止。
3.望帝啼鹃和庄生梦蝶在古诗词中各包含什么感情
一、解“望帝啼鹃”其意: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例句: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诗:“望帝传应实,昭王问不回。”这里是借蜀地传说,以古蜀国之望帝比拟李隆基,感叹太上皇李隆基之死。
二、解“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语出:《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其意有三:
一是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二是“蝴蝶梦”也常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身陷异国他乡的庾信首先借用蝴蝶梦来抒写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独在异乡的哀愁。
三是一部分诗人他们或隐居山林,或身在田园,过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劳作之余手捧《南华》,与庄蝶共舞,尽情陶醉于大自然中。在他们笔下,庄周梦蝶则脱去了上述忧伤的调子,透露着生活的恬淡与惬意。蝴蝶梦抒写着诗人们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总之,“庄周梦蝶”的故事以其深刻的意蕴,为文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因此诗人们的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很自然地融入其中,借其表达了出来。在历代文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文学意象不断充实和完善,其魅力也越来越迷人。
诗人如何引用“庄周梦蝶”:
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身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
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
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睡觉作》)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望帝啼鹃”和“庄生梦蝶”共用在一首诗中的当说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作者当时在蜀。这里用望帝事以蜀地,借杜鹃哀鸣“不知归去”寄托自己思念家室的情思。
4.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表达相同能押韵的句子
终是项羽斩了缘,你是依偎也是缘。
终是红颜白了发,你是长恨也是欢。
终是韩信放了枪,你是宿命也是伤。
终是大乔沉了海,你是梦境也是水。
终是木兰弃了剑,你是相思也是恋。
终是悟空闹了天,你是自由也是难。
终是关羽失荆州,你是仁义也是忠。
终是孟婆流了泪,才知悲伤也是情。
终是帝王忘了伤,才知难过也是痛。
终是白浅忘了情,你是墨渊也不行。
终是李白醉了酒,你是孤独也是愁。
若无李白这一醉,亦无孤独亦无愁。
终是凤九断了尾,帝君也没落下泪。
终是荆轲刺了秦,一代帝王一代臣。
终是婆娑断了弦,心中痛处谁能懂。
终是妲己祸了国,万里江山岁蹉跎。
终是后羿断了箭,此生注定难相恋。
终是宫本断了刀,不问曾经忆沧桑。
终是弈星断了棋,一步生死一迷离。
终是悟空成了佛,我一坠落便成魔。
终是玉环停了曲,无人再懂琵琶语。
终是小乔收了扇,周郎已去谁人叹。
终是魔凯弃了刀,一身伤痕不再提。
终是阿狸离了情,红叶秋风落了地。
终是孙策驻了舟,此世江东不复留。
终是貂蝉从了布,不知妾身心里苦。
终是鲁班弃了身,一代宗师终了结。
终是蝴蝶扑了火,既是亡也是新生。
终是凯皇解了魔,也是难忘离人愁。
终是嫦娥奔了月,后羿终日守人愁。
终是公瑾尽了爱,分身碎骨也无憾。
终是德玛弃了剑,为爱放下大宝剑。
终是张良放了书,还是不懂儿女心。
终是尚香动了情,众叛亲离只为你。
终是吕布动了心,三姓家奴只爱你。
终是昭君断了情,远嫁塞外再无你。
终是人海太拥挤,梦醒时分再无你。
终是东皇碎了钟,亦是世间少了你。
终是我还爱着你,却没办法留住你。
终是世隐算天地,却未算中命无你。
终是露娜输了情,再无缘份再无你。
终是霸王别了姬,弃了江山负了你。
终是汉水困蛟龙,亦是霸王别了姬。
终是虞姬随风泣,霸王去兮妾无已。
终是武皇称女帝,大唐江山我来守。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这一梦,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
庄周唤醒梦中蝶,我亦想渡命中劫。
庄周梦里并无蝶,我却难渡命中劫。
庄周梦醒蝶消散,吾却梦醒断了劫。
不梦庄周不梦蝶,无你无欢无命劫。
庄周入梦化那蝶,吾沉梦中寻那劫。
庄周一生梦一蝶,吾用一生度一劫。
5.(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望帝啼娟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
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望帝啼娟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原文及简介如下: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并非臆断。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运用比兴,善用典故,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6.关于庄公梦蝶的句子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
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7.庄周梦蝶表达了什么感情
庄周梦蝶表达了众生平等,人与物合。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如下: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在夜里的时候,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生动逼真的蝴蝶,庄周为此感到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8.求与白马非马或与庄周梦蝶相关的古诗词
年代:宋 作者: 张道洽
《梅花》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得。
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代:元 作者: 丘处机
《满庭芳 述怀》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休休。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小园竹间得梅一枝》
若耶溪边鹤发叟,流落一生端坐口。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岭头羁旅万里愁,江上凄凉一杯酒。
枝横澹月影在地,蕊插乌巾香馥手。
交情岁晚金石坚,孤操凛然真耐久。
荒山野水终自得,银烛金壶亦何有?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晚来画角动高城,起舞聊为放翁寿。
这些都是与庄周梦蝶有关的,希望有用
9.求庄周的梦蝶,还有一首诗
庄周的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词:卜算子
——北宋词人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
相思意。
10.庄周梦蝶的现代诗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蝶非梦,梦非蝶,蝶亦是蝶,梦亦是梦,蝶本无梦,梦本无蝶……
有关于庄周梦蝶的诗句1.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看“庄周梦蝶”百度百科,后面有提到很多。
2.求与白马非马或与庄周梦蝶相关的古诗词
年代:宋 作者: 张道洽
《梅花》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得。
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年代:元 作者: 丘处机
《满庭芳 述怀》
漂泊形骸,颠狂踪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日,食饱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休休。吾省也,贪财恋色,多病多忧。且麻袍葛屦,闲度春秋。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小园竹间得梅一枝》
若耶溪边鹤发叟,流落一生端坐口。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岭头羁旅万里愁,江上凄凉一杯酒。
枝横澹月影在地,蕊插乌巾香馥手。
交情岁晚金石坚,孤操凛然真耐久。
荒山野水终自得,银烛金壶亦何有?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晚来画角动高城,起舞聊为放翁寿。
这些都是与庄周梦蝶有关的,希望有用
3.庄子逍遥游中用庄周梦蝶的句子是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庄生晓梦》。
喻:通“愉”,愉快。
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觉(jué):醒来。
蘧(qú渠)蘧然:惊动的样子。一说僵直的样子。
分:区分、区别。
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庄周梦蝶
4.终是周公梦了蝶
全句: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出自:《蝶》
全文:
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庄周梦中蝶,亦无恩赐亦无劫; 奈何庄周梦了蝶,即是缘分亦是劫; 庄周有了梦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
扩展资料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
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
参考资料:庄周梦蝶-百度百科
5.庄周梦蝶的现代诗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蝶非梦,梦非蝶,蝶亦是蝶,梦亦是梦,蝶本无梦,梦本无蝶……
6.求庄周的梦蝶,还有一首诗
庄周的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词:卜算子
——北宋词人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
相思意。
7.请问谁能告诉我关于"庄周梦蝶"的古文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解读: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8.关于庄公梦蝶的句子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Q4:庄生蝶梦的故事是什么?知道的帮帮忙啦!
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
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
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
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
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
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
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
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Q5:庄生晓梦迷蝴蝶全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周梦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梦蝶”的主人公,是我国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的庄子(名周);做梦的地点,是在庄周做漆园吏时他自己的住处。
漆园,是国家设立的专门种植漆树的园子。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很多诸侯国均建有皇家漆园。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私家漆园。管理漆树园种植与生产的官吏,称之为“漆园吏”或“漆园啬夫”。
宋国(今商丘)的漆园,在距离它的都城商丘北边二十五里处的蒙邑中,曾经在这个地方做过漆园吏。
庄周做漆园吏时,常在住处冥想。
有一天,他在冥想时睡着了,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是为《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或者是《庄生晓梦》。
受梦境的启发,庄周感悟良多,并把他的体会记录于《庄子·齐物论》中:“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意思是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栩栩如生的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梦境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才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蝴蝶,而是庄周。于是喟然感慨道: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庄周与蝴蝶,肯定是有区别的。这大概就是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吧!
通过这个梦境,庄周体会到事物的变化
规律: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反映到自我的头脑中来;时间万事万物,最后都要合而为一,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大道——物化。
庄子的《齐物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能看到分别,又能抱朴守一,就是悟了道。“物化”,来自人的认知。
《庄子》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的确,大道运行而万物生。在宇宙之初,万物刚刚生成时,都是没有名字的。
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给它们起了形形色色的名字,所以“物谓之而然”。
倘若人们能够放下成见,就可以不分彼此了!
庄子以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来探求宇宙万物的根据和原则。在这里,他把简单的梦境哲理化,又把哲理文学化,体现了他极高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造诣。这也是他的文章能被称作“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的原因之一。
梦蝶一文,也体现出了庄子文章中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笔者认为,“庄周梦蝶”,也是庄子处世之道的体现——洒脱、飘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后天非常欣赏“庄周梦蝶”的故事,以此为契机,造出很多词来写梦、写蝶、写
虚幻、写边蒙之态……有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蝶庄周……有
蝴蝶梦、蝶为周、化蝴蝶、蝶入枕……有梦蛱蝶、漆园蝶、南华蝶、庄生蝶……有蝶梦、庄梦、化蝶、枕蝶……
有蘧蘧梦、梦栩栩、蝶蘧蘧、栩栩蘧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历代文人墨客,对“庄周梦蝶”偏爱有加,引用之多真是数不胜数!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说:“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黄庭坚在《次韵石七二七首》之六中说:“看着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白居易在《疑梦二首》之二中说:“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崔涂在《春夕》诗中说:“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温庭筠在《华清宫和杜舍人》中说:“杜鹃魂厌蜀,胡蝶梦悲庄”;范成大在《寒夜观雪》诗中说:“可怜蝴蝶梦,翩作蠹书蟫”;崔涂在《金陵晚眺》诗中说:“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刘兼《江楼望乡寄内》诗中说:“梦魂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陆游《遣兴》诗说:“听尽啼莺春欲去,惊回梦蝶醉初醒”;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曲中说:“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辛弃疾《兰陵王·己末八月二十日夜》词说:“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谢宗可《睡燕》诗说:“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陆游《睡觉作》诗之一说:“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李商隐《为白从事上陈李尚书启》中说:“漆园之蝶,滥入庄周之梦;竹林之虱,永依中散之身”;吴融《杏花》诗中说:“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李群玉《昼寐》诗说:“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钱起《衡门春夜》诗中说:“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刘禹锡《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说:“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陆游《连夕熟睡戏书》诗中说:“蝶入三更枕,龟搘八尺床。昏昏君莫笑,差胜醉为乡”;苏轼《次韵答元素》中说:“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赵翼《漫兴》诗之三中说:“虫赓永叔秋声冷,蝶去庄生晓梦蘧”;钱文荐《蝶赋》中说:“车飘飘其讶鬼,梦栩栩以疑庄”……
李商隐《锦瑟》中的梦蝶,实在是太凄美了,全诗一并抄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Q6:庄生梦蝶 蝶梦庄生 请问哲学上怎么理解
庄生梦蝶”是个美妙的意境。现代科学的发展还没有给梦境一个完美的解释,哲学上的概括也就很难令人满意。两千多年前,庄周就用这个故事提出了人类的一种困境。如果仔细想来,精神病人或者有着奇特思想的人,他们是不是也是处在梦中,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被常人理解?
“庄生梦蝶”的故事是这样的:庄周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悠闲自在地飞来飞去,很是得意。突然之间醒来,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不过,人生本来都是梦,梦与梦之间流变无终,所以弄不清楚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庄子由此认为,不管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蝴蝶与庄周毕竟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转化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是一种“物化”。庄子进一步把这个故事上升到对人生人死的理解上。他认为,人生人死只是一种物的转化。宇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体而言,从一无所有的朦胧状态变为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朦胧状态;在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中,由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又由另一种东西变成了第三种东西。如此而已,永无止境。人生人死不过是这一大流变中的一个瞬间。
另外,从这个故事出发,庄子还试图告诉人们,究竟是梦还是醒,是庄周还是蝴蝶,人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追究。因为人们的认识标准是相对的,根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他说当时社会上的儒、墨等各派的相互辩论,都是以自己所非而非对方所是,这样做是无法搞清是非的。他说:“假如我与你两个人进行辩论,你胜了我,难道真的是你对,我错吗?我胜了你,难道真的是我对,你错吗?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错吗?还是两个人全对或者全错呢?我们两个人无法决定谁对谁错,那么请谁来断定呢?如果请第三个人来断定,同样无法断定。假如请跟你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与你意见相同,这怎么断定呢?假如请跟我意见相同的人决定,他既然与我意见相同,又怎么断定呢?假如请与我们两个人意见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来断定,又怎么断定呢?因此,我和你和第三者,都同样无法断定谁是谁非,是非问题是永远搞不清楚的。”
关于庄生蝶梦和庄生梦蝶的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庄生蝶梦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紫外线很弱